关注德育、成就大材宝明德育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德育专题 >  高二下(4-5月) > 内容页

[4月]【沟通】有话好好说

2022-02-28 20:43:40高二下(4-5月)访问手机版197
2-3-1.有话好好说丨沟通话题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 森
[班会背景]
“90后”的学生,多少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不擅长与人沟通;中学阶段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多存在逆反心理。他们对家长无话可说,与同学相处总是磕磕碰碰,对陌生人不知所措。面对这些问题,相信学生自己也曾试图寻找一些解决的方法,而搭建起彼此间的沟通桥梁,无疑是其中最有效的解决之道。因为我们崇尚这样一句话:“聪明的人懂得去沟通,愚蠢的人只知道去争执。”已经进入高二下学期了,面临着高三的压力,讲究和父母、老师沟通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适用年级]
高二下学期,4月。
[班会目的]
1.帮助学生明确沟通的重要
2.通过本次班会课,帮助学生学会一些沟通的技巧,以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能更加轻松愉快地生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3.通过画面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亲情,理解师生情和父母情,化解“爱的冲突”。
[班会准备]
制作沟通的艺术多媒体课件,下载小品《问路》视频,收集有关沟通艺术的小故事,邹越真情告白演讲视频,轻音乐《雨的印记》《天空之城》。
[班会流程]
班会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小品《问路》。
(学生边看边思考,看完后课件出示部分文字对话) 问题讨论:他们之间的问题在哪?
生1:语言不通,无法沟通。
师:大家讨论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沟通?如果人际间没有沟通会怎样?
生2:给交往带来困难,会产生矛盾。
生3:人的成功离不开沟通。
师:既然沟通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让沟通更有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环节,沟通,从心开始
师:大家想一想,上帝为什么在我们脸上装一个嘴巴,在脸的两侧装两个耳朵?
生1:让我们学会倾听。
情境创设:请一位学生讲讲在班上哪位同学最受欢迎,他的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学生在讲话时,老师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物品,或打断对方说话,或是到同学中间处理问题,学生讲完了,老师追着问:“你刚才讲什么?”
问题:刚才,我扮演的这个角色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听众?为什么不是一个合格的听众?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引导用心聆听应做到:①眼睛:自然的眼神接触;②表情:配合内容的专注表情;③动作:身体面向说话者;④语言:适度简短的语言。
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人请甲、乙、丙、丁四个人吃饭,临近吃饭的时间,丁迟迟未来。这个人着急了,顺口而出:“该来的怎么还不来?”甲听到这话,不高兴了:“看来我是 不该来的?”于是就告辞了。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对乙、丙解释说:
“不该走的怎么走了?”乙心想:“原来该走的是我。”于是也走了。这时候,丙对这个人说:“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这个人辩解说:“我说的又不是他们。”丙一听,心想:“这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原来是说我啊!”也生气地走了。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要说话不难,但想与他人沟通无障碍,光能说话还不行,还得会说话,把话说得得体,因此,沟通当中就得注意说话的方式。
师:下面,大家看课件上这两种情境:1.你和你的室友约好一起去上课,但由于室友磨磨蹭蹭,结果两人都迟到了,遭到老师的批评。2.你的同桌向你请教一道简单的数学题。面对这些情况,你会说些什么?
生2:这事都怪你!
生3:我想这事我们都有责任,我们找找各自的原因吧。
生4:哎呀,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生5:这道题其实不太难,我给你一讲也许你就懂了。
师:我们经常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但如果我们能像生3或生5那样讲究说话的方式,我们与他人的沟通会更有效,相处也会更和谐!
师:通过刚才活动的体验和亲身感受,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而让沟通更有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怀抱一颗真诚的心,唯有这样,方能尽显沟通的作用。无论何时何地,与谁相处,我们都应谨记:沟通,从心开始!
第二环节,跨越鸿沟,与父母沟通
播放邹越真情告白演讲视频片段。
师:看完这段视频,我的心暖暖的,都是感动。同学们在与父母、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困惑!那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提供这样一次机会,来谈谈与父母沟通和交流过程中曾遇到过哪些问题。
生1:我和我爸沟通不了,他不关心我的实际,整天给我很大压力。
生2:想好好和他们说说话,但他们总是问我学习成绩,这让我很烦。
生3:他们很少在家,我也不怎么和他们沟通,电话联系也很少,慢慢地就不想说话了。
生4:他们觉得我不懂事,总给他们丢人,个人卫生、学习成绩、文明礼仪、做人处事等样样都给我强调,要求特别严格。而且所有事情都要与学习扯上关系,不给我独立的空间,我觉得我们的代沟越来越深了。
师:那么遇到这些问题,大家是怎样解决的呢?
生5:生闷气。
生6:和他们大吵一架,谁也不搭理谁。
生7:我保持沉默,不和他们軍嘴,尽管自己也很生气。
生8:等到他们心情好的时候,再和他们沟通。
师:嗯,好。谁还有更好的主意?
生9:帮助父母做做家务,让他们高兴。或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他们生气的时候不和他们争执,等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和他们沟通。
生10:如果确实我有错,就给他们道歉,勇于承担责任。
师:对了,大家说得很好,老师也总结了和父母沟通的方式,请看大屏幕。
方式一: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主动和爸爸妈妈谈谈学校中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也可以和父母一起打球、逛街、看电视,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方式二:承担责任。主动分担一些家庭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玻璃、干些农活等,趁机和老爸老妈聊聊天。
方式三:控制情绪。与父母沟通,不随意发脾气、顶嘴。
方式四:主动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 的理解。
方式五:给父母写一封信。
师:同学们,我们要用心去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为了我们,他们多么辛苦。用心去倾听父母的烦恼,让父母减少点压力。
第三环节,和谐进步,与老师沟通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有幸相遇,有缘相识,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封信!有请最前排的两名同学快速地发一 下!
师:请大家将信封打开,取出里面的心形卡片,让我们一起将心形卡片统一戴到胸前的左侧,这个心形卡片是老师课下用剪刀一下一下剪岀来的,它承载着老师对大家由衷的祝福,寄托着老师对大家真诚的期待,戴上这颗“心”,怀着一颗真心,一起阅读老师为大家写的话!
教师配乐读信(轻音乐《雨的印记》,信的内容略)
师:亲爱的同学们,刚才老师以书信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方式有许多,我们是怎样 和老师沟通交流的呢?
首先请大家看以下内容,并把你的回答写在纸上。
问卷调查:
1 .你平常跟哪个老师交往较多?
2.你喜欢这个老师吗?你觉得他(她)的哪些方面比较讨人喜欢?
3.你觉得这个老师喜欢你吗?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为什么?
4.你注意过怎么与老师交往的问题吗?
5 .你觉得跟老师交往应注意哪些问题?你能谈谈吗?
生1:我喜欢政治老师,我觉得他很有亲和力,讲课有趣,博学多才,能知晓我们的心意。我觉得和老师沟通就是和他们交朋友,多换位思考。
生2:我喜欢英语老师,她很严厉,也很有范儿,有着深邃的思想,她的话语总是充满力量,激励着我们前进。
生3:我喜欢历史老师,他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教学方法很独到,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来要像他一样当一名教师。老师也很喜欢我,总是找我帮忙,我觉得和老师沟通要做到:①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按时完成作业;②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与老师说话要有礼貌;③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④正确对待老师的缺点和不足。
师:大家说得真好。老师用纯洁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启迪着我们,一次次给予了我们慰藉和鼓励,让我们从懵懂的少年走到了现在,开始编织我们美丽的未来,我们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老师真诚沟通交流。
第四环节,体验沟通,增强理解
下面是一位老师写给学生的一条短信,看到这条短信,你想对老师、父母说点什么?
短信内容:对不起,孩子们,如果我曾伤过你的自尊心,希望你知道我不愿将来有人为这样的错误而责备你;对不起,孩子们,如果我……
生1:老师,辛苦了,我们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
生2:对不起,以前我总以为你狂妄自大,原来是误会你了。原谅我,好吗?
生3:妈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才把我管得那么严。
师:这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正是大家的心灵经过一次次洗涤后的肺腑之言。此刻,你们何止是用笔在写,更是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在与老师、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情感对话!这就是成功的沟通啊!
班会小结
师:(播放音乐《天空之城》)同学们,全体起立,伸出你的右手,将你的右手放到左胸前,然后闭上双眼,让我们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沐浴着夏日的灿烂阳光,伴着今天快乐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共同感受。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路走来相逢相识并不是偶然,是亲情、友情、师生情让我们彼此的心交融在一起,紧紧相连。让我们共同承诺吧,互相珍视、珍惜我们之间来之不易的缘分!
师:请睁开你的双眼,伸出你的双手,让我们带上一颗真诚的心。人生旅途漫漫,让我们珍视每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勇于沟通,勤于沟通,善于交流,沟通从心灵开始,去创造我们美好的明天。
[班会延伸]
1 .请每个同学给父母写一封信,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
2.对同父母、老师的沟通方式进行摸索,用于和同学之间的交流。
3.在与长辈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融入感恩。
[班会总结]
本节班会课的主题是沟通的艺术,本节课开头用小品来说明沟通交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班会的兴趣,然后通过情境创设和讲“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沟通是必须用心去做的一件事,加强对沟通的认识,接下来让同学们总结与家长、老师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注意问题,最后通过老师短信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理解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使学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进行交流,学会与长辈沟通。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