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德育、成就大材-宝明德育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专题 >  励志人物 > 内容页

【人物】励志人物之奥斯卡·皮斯托瑞斯

2022-05-26 10:59:36励志人物访问手机版241

被称为“无腿飞人”的奥斯卡·皮斯托瑞斯是奥运田径赛场的明星和偶像,现年25岁的他多次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残疾人世界纪录,在近三届的残奥会上共揽获了5块短跑金牌,他甚至凭借多年的争取和努力,站在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同健全运动员一起比赛。虽然生来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出生时便缺失腓骨和踝骨,但残障并没有阻碍他追逐梦想和创造奇迹的努力和脚步,皮斯托瑞斯这名“刀锋战士”用非凡的意志演绎着一部人生励志大戏,激励了很多人。

  “刀锋战士”初长成

  1986年,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出生在南非北部城市比勒陀利亚的一个基督教家庭,他生来就没有腓骨和踝骨。为了保证他健康地成长发育,11个月大时,父亲决定让他接受截肢手术,截去膝盖以下到脚踝之间的腿部后,奥斯卡就能带上假肢像正常人一样活动。

  在孩提时代,母亲就告诉奥斯卡他与正常人没什么不同,别人能做到的他也可以做到。“失败者绝对不是最后一个跑过终点的人,而是那些放弃竞争的人!”为了让孩子可以在手术后面对新生活,母亲写下了这句话。正是因为母亲豁达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引导鼓励,奥斯卡从小就非常自信,别人可以做的事情,他都争取去做,虽然做同一件事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他从不认为自己身体上的残疾是个问题。

  奥斯卡经常和哥哥卡尔比赛骑自行车、爬树上小屋、在沙滩上奔跑。摩托车、网球、自行车、水球……天生热爱运动的奥斯卡几乎可以从事大多数的体育项目。卡尔说,他们两兄弟总是相互激励,奥斯卡从来不会因残疾而自我否定。

  奥斯卡的女朋友薇琪说:“他喜欢竞争,不喜欢失败,所以充满了活力。在我看来,他非常有自信……只要他想,他就能做任何事。”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残疾人,我可能有缺陷,但是还有很多我能做的事情,我不应该因为有缺陷,就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奥斯卡喜欢竞争和挑战,富于冒险精神,他勇于尝试各种高难度运动项目,诸如滑水和赛艇。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加之大量的体育锻炼,让奥斯卡长成了一副强壮的运动员体格。橄榄球、拳击、摔跤等激烈对抗的项目他也很擅长,跟健全人竞争时他甚至也能占得上风。中学时期,奥斯卡入选了学校的橄榄球队,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

  奥斯卡15岁时,给予他的人生莫大影响的母亲去世了。母亲留给了奥斯卡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超凡的自信,这成为了奥斯卡后来追逐奥运梦想最大的原动力。

  2003年,一次橄榄球比赛给奥斯卡留下了严重的膝伤,医治过程中他通过跑步进行康复训练,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康复过程中奥斯卡的短跑天赋竟被发掘出来,他的康复教练对此惊喜不已。从此,奥斯卡放弃了心爱的橄榄球运动,将注意力转到了田径赛场。

  踏上跑道,奥斯卡便一发不可收拾,刮起了一阵阵创造纪录的奇迹旋风。17岁时,奥斯卡穿上了一双田径比赛时替代假肢的特制刀片状碳纤维簧片,短短三周的专业训练后,奥斯卡刷新了他所在的T43/44级别的200米世界记录,“刀锋战士”划破了残疾人体育界的沉寂,一段传奇从此诞生了。

  经过专业训练两个月后,他便在100米中跑出了11秒51的成绩,将原12秒20的残疾人世界纪录远远甩在身后(后来他又将残疾人100m世界纪录刷新到10秒91)。同年,他出战了2004年雅典残奥会,一举取得了100米短跑铜牌和200米短跑金牌,他一战成名,成为了残奥会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人!

  奥斯卡的奇迹之路才刚刚开始。2005年,他获得了残奥世界杯100米和200米的金牌;2006年,在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他斩获了100米、200米和400米金牌;2007年,他包揽了南非莱利银行残疾人运动会100米、200米、400米金牌。

  然而,奥斯卡不满足于参加残疾人运动会,他要与健全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从2007年开始,他参与到健全人的比赛中。2007年三月,皮斯托瑞斯以46秒56的成绩夺得南非国内田径锦标赛400米跑的银牌,即便是在英国田径锦标赛中,这一成绩也可以列到前六名。同年7月13日,在国际田联的特许之下,他参加了黄金联赛罗马站的B级比赛,这一次他以46秒90完成了400米跑,这一速度相当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该项目的女子夺冠成绩。

  皮斯托瑞斯对自我的挑战没有停止,他将目标指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梦想在北京与健全人一比高下。以他当时的400米最好成绩46秒56--南非国内田径锦标赛排名第二,他已有资格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4×400米接力赛。

  一波三折的奥运之路

  2007年初,皮斯托瑞斯正式申请参加北京奥运会,这一申请引发了争议。《纽约时报》撰文将皮斯托瑞斯形容为“游走于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的人”,与那些穿着不断更新的“鲨鱼皮”参赛的游泳选手不同,皮斯托瑞斯的义肢似乎已经远远超出“装备”的定义,神奇的赛事成绩的积累让国际田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7年3月,国际田联紧急出台政策,禁止运动员使用“任何刺激爆发力、带轮、或其他因素”的技术设备。是不是要允许皮斯托瑞斯就此正式参与健全人比赛,这给国际田联出了道难题。那双名为“飞豹”的跑步义肢,究竟是仅仅弥补残障,还是会给使用者带来优势?

  同年6月底,国际田联宣布对皮斯托瑞斯的情况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和试验。11月,国际田联拨出50000美元的特别经费委托科隆大学团队研究奥斯卡的刀锋形假肢是否帮助他获得了比正常人更多的优势。在为期两天的测试中,研究团队动用了12部高速摄影机、3D扫描器及其他各种分析仪器,深入剖析了皮斯托瑞斯的跑步过程以及他那一对价值1.5万英镑、由全碳素纤维和部分钛合金制造的“飞豹”义肢,从而判断穿上“飞豹”的皮斯托瑞斯的身体机能是否和正常运动员一样。然而,一系列的科学测试由于皮斯托瑞斯的膝盖伤痛而停止。

  奥斯卡从2004年起使用这副义肢,一直没有更换过。“它们一直是我的腿。我比其他人更刻苦训练,吃得更饱、睡得更香,一睁开眼想的就是运动。我想这大概是我有些与众不同的原因。”奥斯卡为自己辩护说,“人们总说我穿上它占了便宜,但他们想过没有,我的腿上没有血液流过,没有跟腱,这些都是我的劣势。我的成绩提高,并不是因为义肢的科技含量提升了,而是我的训练更刻苦,更勤奋。”
 

2008年1月13日,国际田联以“其假肢令其比正常运动员多获得百分之三十的动能优势”为由,禁止他参加国际田联认可的所有赛事,包括北京奥运会。倔强的奥斯卡没有放弃努力,他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了上诉。5月16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推翻了国际田联的裁决,奥斯卡被批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又向梦想靠近了一大步!

  长期的调查和法庭诉讼影响了奥斯卡的训练和伤势恢复,在南非代表团最终确定北京奥运会参赛名单前的三次决定性大赛中,奥斯卡均没有跑出足以入选奥运的个人400米成绩,尽管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还是遗憾地无缘北京奥运会。

  奥斯卡没有灰心,他仍然全情投入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比赛。在他参加的100米、200米和400米比赛中,奥斯卡发挥出色,横扫了三个项目的金牌,他俨然成为了残奥赛场上的博尔特。赛后的奥斯卡受到了超级明星般的“礼遇”,被记者们围堵了一个多小时。

  奥斯卡对自己的梦想念念不忘:“我有信心可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并将为此继续努力。”

  征战伦敦 梦想盛放

  2011年,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仅剩一年,皮斯托瑞斯获准参加意大利北部小镇利尼亚诺的一站小型比赛,他以45.07秒、领先第二名1秒多的成绩达到了世锦赛和奥运会参赛A标。 

  赛后,激动的皮斯托瑞斯更新twitter:“今晚是晋级的最后机会,我需要45秒25的A标,我跑出了45秒07,感谢我的团队!”心情难以平复的皮斯托瑞斯随后又发了一条:“感觉有点不太真实,获得了能够晋级明年奥运会的A标成绩,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一次,“刀锋战士”已经一脚踏进了梦想之门,虽然他还要在随后更多的比赛中争取更好的成绩以确保奥运会入场券。

  同年3月,皮斯托瑞斯在家乡比勒陀利亚跑出了45.20秒的好成绩,按照这个成绩,他是可以参加奥运会的,不过,自那之后,他在国际比赛中再也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在另一场选拔赛中,他以0.22秒之差未能达到奥运会男子400米参赛标准45.30秒。

  尽管皮斯托瑞斯两次未能达到个人400米A标成绩,但就在奥运会开幕前一个月传来了好消息,凭借多次获得残奥会金牌的资历,25岁的他获得了南非奥委会的支持,他将代表南非参加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他成为了历史上参加健全人奥运会的第一位残疾人。

  “今天真可谓我人生中最最美好的日子。我不仅可以到伦敦参加残奥会,还可以去那儿参加奥运会,”得到自己入选的消息后,皮斯托瑞斯兴奋不已。“我要感谢所有让我成为运动员的人,感谢上帝,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对手和我的支持者。你们都功不可没。”

  2012年8月4日,当皮斯托瑞斯出现在男子400米预赛的起跑线,“伦敦碗”赛场内掌声雷动,8万观众将欢呼和敬意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位为梦想永不言弃的战士。

  当晚,奥斯卡以45秒44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二,顺利晋级半决赛。“我不知道该不该哭,当时百感交集,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妙的经历,”皮斯托瑞斯赛后说。然而关于假肢让他获得优势的质疑再度扑面而来。他非常无奈地回应说:“每次跑完,真假肢接触的部位很难受,糜烂所带来的疼痛无法想象。难道我比别人少了一双腿,还是我占了便宜?”这对“刀片式”的假肢套在皮斯托瑞斯的膝盖处,这要比他日常生活用的普通假肢疼痛数倍。“我一睁开眼想的就是训练,这才是我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除此之外,我不认为自己与正常人有什么区别。”皮斯托瑞斯这样说。谈及接下来的半决赛,他说自己会竭尽全力。“人生本来就充满幻想,也许无法走进决赛,但现在是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刻,需要尽情地享受,与人分享,激励那些处于困境的人。”

  8月6日,皮斯托瑞斯在半决赛第二组以46秒54小组垫底,无缘决赛。赛后,来自格林纳达的吉拉尼·詹姆斯(后来以43秒94夺冠)主动来到皮斯托瑞斯身边与他握手,并提出交换名牌。两位堪称伟大的运动员互相拥抱,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一刻熠熠生辉,这一幕感动了场内外观看比赛的全球数万观众。

  8月9日,男子4×400米接力第一组预赛打响,南非队第二棒选手奥芬瑟·莫佳维恩与肯尼亚队的维森特·吉鲁相撞倒地,南非的奥芬瑟·莫佳维恩倒地不起,第三棒的皮斯托瑞斯没能等来队友交接棒,没有实现参加4×400米接力赛的心愿,他的伦敦奥运会之旅划上了句号。

  在随后的残奥会上,奥斯卡照常参加了100米、200米和400米的比赛,并卫冕了400米的金牌。

  2012的伦敦奥运会征程收官了,皮斯托瑞斯又瞄准了2016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他认为,他的最佳状态将出现在2016年,因为“大多数短跑运动员的巅峰期是在27岁到29岁。里约奥运会时我正好29岁,因此我希望能够努力达到巅峰状态。现在我跟以往一样既渴望又兴奋,”奥斯卡自信地说到。

  梦想没有终点,奥斯卡为自己运动生涯结束后的人生也做出了规划。“(里约奥运会)之后我就退役。我之前本想边读书边训练,但效果不好。所以退役后我要回到学校,我喜欢建筑,我要去学习建筑,当建筑师。”

  梦想永远属于有信念的人,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的故事为挣扎在灰暗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勇者无畏,在逐梦的人生路上,更多的奇迹等待着奥斯卡去书写! (中国青年网记者 马婷编写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