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德育、成就大材宝明德育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德育专题 >  高三下(4-5月) > 内容页

[4月]【心态】好心态决定好状态

2022-03-01 15:14:18高三下(4-5月)访问手机版177
3-1-1.好心态决定好状态丨调整心态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李磊磊
[班会背景]
临近高考,学生的压力与日俱增,同时不断的考试给学生正常的学习节奏带来冲击,学生的心态越来越差,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对待每次考试,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间也大打折扣,甚至部分学生有放弃学业的念头,所以非常有必要给学生排除压力,调整心态,调控情绪。
[适用年级]
高三下学期,4月。
[班会目的]
  1. 帮助学生体验好心态、好状态。
  1. 帮助学生懂得如何调整心态。
[班会准备]
  1. 翻阅学习指导类书籍中关于心态的相关内容。
  2. 特制的米桶。
  3. 网上查阅调整情绪的相关内容。
  4. 提前给每个学生准备一根20cm的绳子。
[班会流程]
班会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
生:好,好,这节课可以做游戏喽!
师:请大家取出两支笔,并将绳子系到一支笔上。
生:真的假的?这是什么游戏啊?
师:不要着急,系好之后两人一组坐好,下面讲述游戏规则。
一位同学拿着绳子,让绳子做钟摆状,另外一位同学拿着笔去捅摆动的笔,把笔捅出它所摆动的平面就算成功,如果没有捅到或者挡住笔的摆动就算失败。
生:这有什么难的!(积极地参与)
第一环节,体验好状态需要——静心
一开始班里还吵得非常厉害,同学们陆陆续续在总结失败的原因,但5分钟过后,班内就没有那么吵了,更多的是成功后激动的笑声和纯真的一句:“我好棒。”
师:有没有成功率在50%以上的?
生1:一开始不行,总是捅不到,后来几次还可以,失误率较低。
师:好的,换另外一组。
(学生积极地体验中)
师:(5分钟后)好的,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生2:一开始总是捅不到,但是捅得多了好像有点感觉了,后来就能捅到很多次。
师:非常好,你的心里在默默地总结一些规律。
生3:一开始,我也总是捅不到,总是提前捅,后来我分析了自己的动作,觉得太草率了,没有准备好就直接捅了。后来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笔摆动的幅度和速度,然后心里也在模拟它的运动,仔细体会了一会儿,就能捅到了。还捅到了好几次呢。
师:不错,你关注到了问题的本质,心也逐渐静下来了,非常好。
师:大家在做游戏的时候我也在看,都做得很好,大家都在体验静心的过程,其实要想有个好状态必须要静心。如果心静了,我们就可以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我们就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环节,观察好状态需要一沉稳
师:接下来我们来观看一个小视频(李连杰主演的《太极张三丰》里张三丰玩不倒翁)。
师:大部分人小时候都玩过,你不断地试图把它按倒,但它却不断地站起来。小孩子斗气玩下去能玩到恼羞成怒,就算一脚把它踢飞,不管落在哪个角落,它依然是站立的姿势。真是拿它没办法。
师:那么不倒翁为什么倒不下去呢?它的物理原理是什么呢?
生1:其实它的下面有一块很沉的铁块,镶在不倒翁的下面,无论人们怎么推它,它的重心都在最下面,上面很轻,所以不管我们怎么推它都不会倒的。
师:对,那个远远超过外壳全重的底心,让它的身体不管如何飘摇都可以稳稳地归位。你按它,它顺势而倒,你抬起,它顺势而起。你按得越用力,它起得越迅猛。你拿它无可奈何,你攻击它,到头来那个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反而是你自己。
师:希望同学们像不倒翁一样,有一个坚实的核心,它厚重沉稳,足够拉住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永远保持一种不被打败的姿态。这颗心是一颗强大的心。所以,不倒翁给我们的人生哲理就是,内心沉稳,谁都伤不了你。
第三环节,领悟好状态需要——达生
师:人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有的人可以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得成功的人生。而有的人却空有远大的理想,一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
生:不知道。(一脸无辜迷茫的表情)
师:因为心态不好。
生1: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而心态决定人的状态。这种态度会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
师:真正对此生有通达之心的人,不去追求那些我们不以为是的东西,或无可奈何的东西。也就是说那些无可奈何的命运达不到的目标,或者说放下我们心中那些较劲的东西,不去跟有限的时光计较达不到的目的。
生:不理解。
 
师:好的,那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吧?
(学生一脸高兴的样子)
师:我这里有个桶,桶里还有米,请大家在不拿走桶的情况下抓一把米出来,谁愿意来试试?
生2:我来。(抓了一把米,但是手出不来,试了两次,放弃了)(学生笑)
师:大家在笑什么啊?是在笑他出丑吗?
(学生们安静了下来)
师:在艾尔基尔这个地区,经常会有一种猴子跑到农田里面去祸害庄稼,其实它们的目的也都很简单,无非是储备一点儿粮食,也是为了自己的生计。所以艾尔基尔这个地区就有一种捕捉猴子的方法,就是农民在家门口放一点儿米,诱捕猴子最奥妙的绝密在于使用什么样的容器来装这个米。他们那里有一种独特的细细的瓶颈的瓶子,这个瓶颈的尺寸有奥秘,很细小,恰好一只猴子的爪子可以伸进去,但是一旦它攥上拳头就出不来了。
师:你要是这只猴子,你会如何选择呢?(学生思考着)
师:如果想达生,那么你可以放下,爪子怎么进去就怎么出来,但是每天早上起来大家都会看见一只只猴子坐在那里,手里抓着一把米,在跟那个瓶子较劲,但手就是出不来。
师:我想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有多少人手中抓着一把米不肯放下,累了此生呢?
师:所以好心态就是不要与不必要的事情较劲。
第四环节,锤炼好状态——全德
师:我们先来看一则关于斗鸡的小故事。
师:(幻灯片呈现)齐王喜欢斗鸡,所以他就让很多人来为他养鸡。齐王准备把其中的一只鸡驯养成一只雄霸四方的斗鸡。过了10天,齐王就去问纪子一一替他驯养斗鸡的高手:我那只鸡驯养得怎么样。纪浩子告诉他说,还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这只鸡虚骄而恃气。大公鸡盛气凌人,羽毛张开,目光炯炯,非常地骄傲,胸中有一股气。
师:你们觉得这个时候的斗鸡好不好?
生:很好啊,很有斗志啊!
师:其实呢,斗鸡驯养人说,这个时候不行,再等等吧。又过了10天,齐王去问:我那只鸡现在驯得怎么样?驯养人告诉他还不行,尽管它的气已经开始收敛了,但是别的鸡一有响动,它马上就有反应,还想争斗,这还不行,再等等。又过了10天,齐王第三次去问:我那只鸡驯得怎么样了?驯养人说现在呢,虽然外头有响动它反应淡了很多,但是你看它的目光中,还有疾视,目光太锐利,一有响动,眼睛就放光,所以这个时候它还太敏锐,有攻击心,不行,再等等。又过了10天,齐王第四次去问,驯养人说可以了,这个时候虽然外面还有一些响动,但是这只鸡已经不应答了,这个时候,它像个什么样子呢?这就引出了我们生活中用的一个成语:呆若木鸡。
师:我们学过“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是不是说木讷、呆板的意思呢?
其实是说这只鸡现在已经驯养得看起来像只头鸡一样,这个阶段称为全德。它的德行已经内化了,内敛了,所以呢,这只鸡往那儿一站,任何鸡一看见它马上就会落荒而逃,这时候这只鸡可以去参加斗鸡比赛了。
生:噢。
生1:那什么是“全德”呢?
师:当我们一层一层把外在的锋芒全都消弭了,把所有的锐气纳于内心,这时的内心其实有一种含蕴,也就是说并不是我们没有斗志了,而是斗志内敛,当达到这种标准,就叫“全德”。
师:也就是说,最后的争斗,不在于勇猛,不在于方法、技巧,而在于全德。
那我们面对高考怎么才能做到全德呢?
生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师:不错,有这个意思。
生3:平时认真对待自己的每次考试、训练,并把错题都给弄清楚,但不过分关注分数。
师:这个也是其中的一个层面。
生4:把平时的情绪都收藏起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学习。
师:很好,能把情绪收藏起来的,就说明你懂得调节情绪了。
第五环节,修炼好状态——龙场悟道
师:我们在学历史的过程中都学过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内容略,网络可查)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另外一番道理就是“知行合一”,此后他就开始讲学。
他之所以能在龙场悟道,悟出知行合一的道理,是因为他经历了三个阶段:忘利一忘名一忘我。
官场失意,生活艰辛,面对死亡,体验死亡,最后成为一名哲学大师。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忘名、忘利呢?
生1:不去计较分数,不去计较名次,不去计较同学间的小矛盾。
生2:不去过分关注卷子里的那些难题。
(学生笑)
师:很对啊!那怎样才能做到忘我呢?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忘我的状态呢?
生3:我感觉做题的时候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就下课了。
生4:早上背书的时候很大声,同时也感觉不到周围同学的背书声。
生5:吃饭吃得很快,特别珍惜时间。
师:很好,但是还是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吃饭问题。
班会小结
对于高三的我们来说,怎样才能有一个好的状态呢?其实就是锻炼自己去拥有一个好的心态。
首先保持一颗平静的内心,像不倒翁一样沉稳;对不必要的事情不较劲以达生,德行内敛追求全德,龙场悟道,懂得忘名、忘利、忘我,知行合一。请大家去接受问题、接受困难,悟出好心态。
[班会延伸]
  1. 周末回家搜索于丹的《好心态决定好状态》视频,自行观看。
  2. 结合本次班会,联系自己的心态,写一篇关于如何调整心态的周记。
[班会总结]
本次班会课主要通过钟摆,来让学生体验静心的状态,同时去体验好的心理状态能决定好的身体状态和竞技状态。通过不倒翁这个大家都熟悉的玩具,让学生明白沉稳对于心态的重要性。通过米桶实验,让学生明白人生要学会放弃才能得到珍

贵的东西。最后通过斗鸡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浮躁的外在、狂傲的斗志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真正的竞技心态。最后通过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让学生明白经历的重要性,不光要有经历,还得通过经历去悟出一些对自己有用的道理,这样才能有持续的好心态。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