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高三早知道丨预习高三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王成波
[班会背景]
进入高二下学期后,学生对未知的高三所面临的挑战既有所期待,又有些恐惧,会在心理和思想上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又缺乏应对和调整的方法与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了退却心理。
[适用年级]
高二下学期,2月。
[班会目的]
1.了解高三的学习生活,消除紧张、恐惧等心理。
2.转换角色,改变自己,提前进入高三,努力适应高三。
[班会准备]
1 .收集与高考相关的图片和新闻。
2.拍摄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片段,并改编网络文章《写给高三的自己》,由学生配音后剪辑成视频《写给高三的自己》。
[班会流程]
班会导入:
分享文章《在高二的尾巴上跳舞,在高三的发梢上遥望》摘选。(网络可查)
师:同学们,这是一位高二学生写给自己的自勉文章。所有的高二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三和高考,都会有莫名的迷茫、无穷的压力,但是又都心怀梦想和憧憬,希望高三和高考早些到来。这种矛盾的心情每天都在折磨着我们,是不是?
生(齐答):是!
师:其实任何人对于任何一项未知的挑战都会有胆怯、压力、迷茫,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大家能对即将到来的高三有所了解,那么就能够减轻压力,让自 己从容面对。
第一环节,另眼看高考
师:高三是过程,高考是终点。大家没有经历过高考,所以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来了解一下“高考那些事”。
一是盘点那些追梦的特殊人群一全家人的大学梦(10张图片一一期盼)
师:其实,这一组图片让人感觉有些心酸,虽然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高考之路”仍然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家庭期盼的“成功之路”。请问大家,你们读高中的目标是什么?
生(齐答):上大学!
师:大家的目标很明确啊!是的,在座的每个同学读高中的目标之一或者说终极目标就是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所以,高考虽然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磨难,但是同时也给你们带来了机会,所以请每个同学牢记父母亲人期盼的眼神,激发内心学习的动力。
二是盘点那些追梦的特殊学生——我的大学梦(14张图片——特殊考生)
师:看了这组照片之后,大家有什么感想?
生1:这些图片很震撼,这些特殊考生,有的年龄很大了,有的多次参加高考却屡败屡战,有的身体有残疾,但是他们仍然从容面对高考,相比之下,我们这些“正常人”反而显得不正常了。(学生热烈鼓掌)
师:点评得很好,很到位!是啊,我们比他们年轻,身体强壮,四肢健全,更重要的是学习条件比他们好,我们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是迟到惩罚了谁(3张图片——迟到考生)
师:2011年6月7日上午9时20分,贵阳市某考生被拒之门外。据此考生哭诉,他当天上午8点钟出门搭乘公交车赶考,由于路上堵车,错过了高考入场时间。
对我们班的有些同学来说迟到是家常便饭。或许他平时经常迟到,或许他从不迟到,但无论如何这一次的迟到足以让他记住一辈子,至少他需要用一年的青春来弥补(进复读班)o希望大家以此为戒。
四是实拍考场内外(16张图片一一考场内外)
师:看到这组图片,大家有什么感想?
生2:这些照片好像给我增加了不少压力,但是,这些图片也让我知道了高考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交警、武警,有家长、亲戚,有老师、学生,有志愿者服务,有考场内外的各种人等。我们这些考生更应该加倍努力,把压力变成动 力。
师:我让大家看这组图片的目的不是增加大家的压力,而是让大家明白,高考是一件很重要又很公平的事情,每个人都要为之付出努力,争取在这场竞争中取 胜。
师:所有经历过高三的人都会说:“没有高三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高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高三”这个词是否已经进入你的思想?你有没有提前设想一下你的高三如何度过?那么,高三到底是什么?高三到底什么样?
第二环节,过来人如是说
师:说到此,或许你对高三已经有了一点点的惧怕、担心,但是,听听过来人的体会,你也许就会释怀。(刚毕业的学生)
生1:高三,简单平实的两个字,紧张又枯燥便是对高三的最好诠释,没走过的人嬉笑戏谑,走过的人满怀释然,而它真正的价值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或许全都抛向了高三的我们。故而,苦要受,乐要享,聪明的人,将苦用于学习,积攒人生的无穷资本,而求得人生的无穷快乐。
生2:高三对每个拥有大学梦的学子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有人说黑马不是瞎子便是聋子,或者两者兼具,因为它们不会受太多外界干扰,只是一心一意地向终点跑去。它不在乎自己超越了多少对手,也不在乎有多少对手超越自己,只 是拼尽所能。
生3:高三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上课还在睡觉的同学们,醒来吧!执迷不悟的同学们,回头吧!课堂上读小说的同学们,收起来吧!想想你的父母吧!不要为了一时的快乐而失去将来的幸福生活。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我以前的学生对高三的描述和总结,我们也能从中嗅到一些高三的味道。或许有些同学会问:老师,高三到底是什么样?我对此做了一个非常简练的总结。
课件展示:
高三是什么?
是炼狱,也是天堂,是末班车,是重新洗牌;
是奇迹,是坚持,是忍耐,是拼搏;
是试卷不停发,练习不停做,休息尽量少,考试尽量多;
是压力无穷,是迷茫多多,是重复失败,是等待成功;
是满满的期待,家人、老师的期待,自己的期待;
是充实,是难忘,是财富,是回忆,也许是遗憾,是后悔,是无奈,更是美丽……
生3:老师,你吓着宝宝了。(学生哈哈大笑)
师:高考本来就是“淘汰赛”——吓跑胆小鬼,成就大胆人。(学生哈哈大笑)
生4:哎!
师:其实经历过高三的人都会说“高三是美丽的”,而旁观者却很难体会。
分享文章《美丽的高三》摘选。(内容网络可查)
生5:哎,高三真有这么好吗?是不是“画饼充饥” ?
师:高三就像一面镜子,高三美不美关键看心态,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第三环节,预习高三
师:刚才我们只是简单概括了高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预习高三”。
《高三生活八大关键词》(内容网络可查)
师:看完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感想?
生6:我觉得高三太复杂了,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怕自己做不好。
师: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这样能让你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你知道自己无法逃避现实,所以你一定会想办法去应对出现的所有问题。
生7:我觉得高三没啥,怕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
师:你的心态很好,内心很强大。请大家为他鼓掌!(学生鼓掌)
生8:老师,我没有偏科,因为各科都很差。(学生哈哈大笑)虽然你说高三很美丽,但是对我来说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所谓梦想,也无所谓焦虑,我该怎么办?
师:其实很多人都像你一样,这种状况的存在主要是缺乏信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每个人都不缺少潜能,而是缺少激发潜能的努力。
第四环节,高三怎么过
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一一掌声响起来。(预测和实验一分钟鼓掌的次数)
师: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你的预测正确吗? 2.从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9:我预测的次数是200次左右,但实际上我鼓掌了360次。
生10:我预测得低了很多,我没有想到我能鼓掌那么多次。
生11:我预测得比较高,所以,我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尽可能地快些鼓掌,争取达到预测的次数,结果还是没有达到预测值。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和结果发现,多数同学的预测都过低,每个人的潜力都超出自己的估计。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不行,你就真的不行,这是一种消极暗示,它的魔力也是很大的,会把你的一生分解得支离破碎,遮盖得黯淡无光。
希望同学们相信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的价值。因为你的力量,常常比你自己估计的要大得多。面对高三,只要你尽全力去做,你就会看到数倍于你估计的结果出现。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竭尽全力” !
课件展示:
高三必备十项“秘籍”——健康,责任,目标,心态,方法,拼搏,坚持,态度,效率,习惯。
师:经过我多年总结,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必须带上十项“秘籍”,才能在高考的战场上过关斩将,获得最后的胜利。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住这十项“秘籍”,
我编了一段顺口溜,请大家欣赏: 生(一片欢呼):好!
师:学习很苦要会熬,身体健康很重要。带上责任和目标,事事都要争最好。调整心态方法巧,拼搏坚持是法宝。态度积极效率高,改善习惯不能少。明年高考还未到,评说英雄尚嫌早。洒汗惜泪勤耕耘,收获硕果有公道。聚沙成塔靠积累,莫虚光阴每一秒。待到明年收金果,人人脸上洋溢笑。
生(热烈鼓掌):太有才了!
最后,以同学们参与制作的视频《写给高三的自己》结束本次班会。
播放视频《写给高三的自己》。
班会小结:
师:同学们,无论老师、家长,还是过来人,把高考说得多么可怕或者多么美好,抑或高考的价值有多大,你都必须去经历,才能体会个中滋味,正如一句话:经历了高考可能只会后悔一阵子,不经历高考一定会后悔一辈子。人生最大的后悔不是在经历千辛万苦的努力之后的失败,而是放弃,放弃机会抑或是放弃努力。
同学们,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三,未雨绸缪是明智之举,提前计划、早做准备会让你赢在开始。其实我们应该准备的是心态,我们不能再等了,应该抓住高二留给我们的短短的日子,以优异的期末成绩为高三的到来接风洗尘。高三,我们该岀发了。
[班会延伸]
1.连续1个月的课前宣誓,全班跟着视频齐读《写给高三的自己》。
2.对于学习不努力或经常违纪的学生,要求其限期背会全篇《写给高三的自己》。
[班会总结]
本节班会的目的本来是希望学生通过班会了解高三,减少对高三的恐惧,减轻压力,但是由于准备资料较多,有图片,有视频,有文章,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视觉和心理上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减轻压力反而增加了压力。不过,我认为,提前有压力会促使学生提前适应,提前做好准备,比真正进入了高三才有压力要好一些。本节班会主要以说教为主,虽然有少量讨论和活动,但是显得有些单薄,好在学生参与制作的视频《写给高三的自己》是本节班会的亮点,也是学生们最难忘的地方。根据后期的调查发现,此次班会对学生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激励了学生们的斗志,增强了学生们勇敢面对高三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