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侯志强
[班会背景]
一模,全称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俗称小高考,在高三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因为,一模往往在高三下学期的3月进行,此时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将近一个月,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文科的政治、历史、地理也刚刚开始合成一张卷,正是“新兵集训,欲试牛刀”的时候。
[适用年级]
高三下学期,3月。
[班会目的]
- 分析一模成绩,找出纵横差距。
- 分析考法学法,找到备考漏洞。
[班会准备]
- 思路准备。重读《班主任》2014年第6期文章《学生成绩的分析方法》(陈宇);浏览《招生考试之友》2015年第3期文章《学做善败者,终胜在六月》(李成勋);重读诸葛亮《将苑•不陈》;重读《明史•朱升传》中朱元璋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
- 理论准备。成绩统计分析基础理论;SK试卷分析技术;朱元璋的“九字真经"。
[班会流程]
班会导入
学生们唱班歌,宣班誓,老师在讲台旁边等候。班誓内容为:
既然要做,就要努力去做:既然用功,就不要徒劳无功。
朝气蓬勃,彰示九。风采;纪律严明,尽显王者之风。
我不能甘于平庸,更不能自甘堕落。
毎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要向世人证明我的价值。
我要证明,我可以比现在更好,我要证明,我比别人都行。
我将端正态度,踏实刻苦,勇于进取,百折不回。
用今天的汗水,换取明日的成功。
我自信,我不屈,我拼搏,我能行!
师:同学们,咱们班誓里有“我要证明,我可以比现在更好”。一模考试刚刚结束,成绩也出来了。你们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有没有比之前更好?
学生们一阵骚动,不好意思地笑答:“娘咦(方言,表示妈呀,天哪),不怎么样!”有的大声抱怨道:“太难了!”“根本做不完!”有的虽不作声,但眼眶红了,估计是考了历史新低。
师(点头表示理解):是的,这是我们第一次考综合,难免会乱了阵脚。相信其他班的同学也遇到了和你们一样的问题。但是兵家有云:“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注:出自诸葛亮《将苑•不陈》)意思是说,善于指挥战斗的人则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将帅则不会被敌方所消灭。所以无论我们考得好与坏,我们都不应逃避或自怨自艾,而应该勇敢地直面它。从失败中找出失败的根源,从胜利中总结胜利的法门,从而无惧胜负,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就是“学做善败者”。(出示课件标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次考试,看看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有益的启zKo
第一环节,找差距:敢问弱在何方
动态:学生成绩纵横表——看趋势。
介绍概况。参考考试学校数、总人数,各科难度、新度、高考相似度,各科上线分数。
班级概况:横向,班级、学科排名比较;纵向,班级、学科名次变化。
个人:横向,前几名、各科状元;纵向,四进三+推进率、理想分。
学生们看到自己各科的最高水平相加,在理想状态下竟能考到这么高的分数,个个神情亢奋,心潮澎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师(泼冷水):可问题是,我们并不能保证在现实考试中考到这种理想水平!
学生们稍微清醒了一些,可自己各科的最佳水平都摆在眼前,无比真实和诱人,真是难以抗拒。终于按捺不住,纷纷问道:“那该怎么办?”“对啊!总得想个办法吧!”“老师,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吧!”
师:这得问你们自己啊!你们明明有考高分的实力,为什么不能保证自己每回都拿到各科的最高分呢?是谁偷了你的分数?
第二环节,找原因:谁偷了我的分数(聚焦非智力因素)
概览:讨论考场失误——发现问题。
师:在考场上,你遇到了哪些问题?老师评卷过后你又发现了哪些问题?现在,我们分组讨论。注意,为了方便交流,我有以下几点要求:
- 每组10个人,且必须包含1~2位考场高手,以保证讨论质量。
- 每组必须选派1位代表,讨论完毕后代表本小组总结发言。
- 每组必须选派1位记录员,等其他小组发言时,先把本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1) 你在考试过程中(考前、考中、考后)都遇到了哪些状况或困难?
(2) 你对于本组提出的问题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对策?
我将留出10分钟时间让你们充分探讨。
一声令下,学生分散开来,迅速组成了6个小组,兴奋而又热烈地讨论起来。他们的状态非常投入:提问者虚心求教,洗耳恭听;解答者传道解惑,倾囊相授;赞同者深有同感,频频颔首;反对者拍案而斥,据理力争。时间已到,学生们仍热议不休。
师(拍手):好,时间到!请大家安静坐好。第一组代表请分享你们的心得,发言完毕后请本组的记录员把你们的心得写在黑板上;后面5组的记录员,请趁第一组代表发言时把你们的心得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下面请第一组代表发言。
第一组代表:我们组讨论了六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语文作文跑题和选择题错误过多。就作文问题我专门请教过语文老师,因为我已经连续三次作文跑题了(学生笑)。语文老师给我的答复是:语文写作不会在立意方面岀难题,因此90%以上的考生都能找到正确的立意。她建议我不要在立意上追求出新,以免被误判跑题,而要争取在材料、语言和结构上出彩。至于语文的选择题,我们组的卢李昊同学总结了三点:第一点,选项要从后往前看,这样正确率较高,他说这是经验之谈(学生笑);第二点,答案选定之后不要纠结,既浪费时间又容易改错;第三点,他经常采用概率学(学生爆笑)。他说在文言文的第二题断句题和排序题上非常好用,到目前为止没有错过。我去年看过一篇文章,说高考题是非常严谨的,答案的设置—般都符合概率学的规律。
第二个问题数学非智力因素失分多,老师不是经常强调非智力因素失分的问题吗?我们的对策就是“你带点水去就行了”。第三个问题是理综做题慢导致后面做不完。我们组探讨后觉得前面的选择题时间最好控制在40~60分钟,再长的话就要耽误后面的答题,但时间太少又会影响正确率。还有就是性价比的问题,比如说化学,卢李昊同学经常只做前面的理论部分,而略过计算部分不做,因为用时太多,分值太少,性价比就低了;再比如生物的遗传题,你完全可以眼睛一扫,拿到最简单的那两三分,做完后面的实验题后再杀回来。……(学生鼓掌)
师:第一组总结得很好,其余几组的代表请加快语速,精练语言,以保证后面的小组能有发言的机会。
第二组代表:我们组第一个问题是理综时间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心态问题。我们拿到卷子之后都想拿到最多的分数,但是我们要明白,我们不是奔着300分去的,拿满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争取把能拿到的分数先拿到再说。第三个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我们平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只有在课下认真做了而不是胡乱应付,课上老师评卷时才会用心去听,听了之后哪道题不会还要去问,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考试时才能发挥好。
第三组代表:我们组主要分享的是考理综时的心态问题。我们的经验是把平时当高考,把高考当平时。
师:好!“把平时当高考,把高考当平时”是解决考场时间紧张、心态问题的最佳方案。只有把平时当成高考,考试时才有一种如鱼得水的平和心态。好了,下_组代表请发言。
第四组代表:理综选择题没时间做,曾经问过实验班的一位高手,他说选择题最多用45分钟。那么物理的压轴题,做还是不做呢?(学生笑:这是一个问题)
第五组代表:生物在于平时多积累,老师上课讲解的零碎知识点一定要记住;英语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先把句子画出来做上标记,等做完全卷之后再回来好好分析。理综时间问题,前面说得比较多了,我只强调一个问题一一不要恋战,看时间,一定要看时间!就算你得了分,可时间浪费很多,后面的时间不够,你就慌了,就全不会了。
第六组代表:我们组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考前焦虑,有同学指岀是因为考前一直在看知识点,觉得这个不会,那个不会,然后就造成了焦虑。我们的建议就是考前不要再看知识点了,可以找一些熟悉的题型刷刷题。第二个问题是考试中得失心太重。所以希望大家能放下所谓的得失心,就像老师说的,只问过程,不问结果,自有结果。(学生鼓掌)
学生提出:好多题目本来会做,但考场上却做错了。(会而不对)
师(总结):非常好。大家分析得很透彻,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但各人有各人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釆取积极的“拿来主义”,结合自己的特点学为己用。再次感谢大家!(学生热烈鼓掌)
第三环节,细化:SK试卷分析技术一找漏洞
师:从同学们的分析来看,影响我们考场发挥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会做但做错了。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二是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三是明明会而且非常简单的题却落笔就错;四是因为时间、策略或心态等问题导致做错甚至没做。另一类是不太会或不会,做错或做不出来。也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做对却改错;二是做错后改对;三是回答不严密、不完整;四是不会做(回忆不起来,缺乏思路)。
生(频频点头):嗯嗯,就是就是!
引出SK试卷分析技术的概念[素材:(26)班调研]
师:早在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博士郭召良教授就曾在高考研讨会上就此问题做了报告。他把第一类问题称为技能(Skill)缺失型错误;把第二类称为知识(Knowledge)缺失型错误。
从现象(考场之上)到本质(场外的复习策略):
- 考场发挥的问题:智力、非智力(时间、计算、审题、心态)。
- 复习策略的问题。
第四环节,下决心,排除万难,向我开炮
师: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意思是说,古代善于治理国家懂得治国规律的君主是不依赖军队这种国家机器的,具有军事才能善于用兵的将帅也不以摆开交战的阵势为最终目标,善于布阵的将帅根本不用向对方发起攻击就能获胜,不以兵戎相见为乐事,善于指挥战斗的人则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将帅则不会被敌方所消灭。
生:时间还来得及吗?还有时间准备吗?
师:问得好!抗日战争爆发时,4亿中国人都准备好了吗?他们知道自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吗?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战斗?
是的,面对一场无可回避的战争,生与死、胜与负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服与不服、争与不争,是尊严,是气节!所以根本就没有准备是否充分一说,只有准备再准备之论;也不用考虑有无胜算,你只要去战斗,带着必胜甚至必亡的决心,舍生忘死地去战斗,就算战“死”考场,光荣牺牲,也总比自己因担惊受怕而影响复习要壮烈得多、痛快得多!
班会小结
全体学生朗读《二轮•冲刺之前》。
扫描了高中全程学习的星星点点
完整的、系统的教材知识铺在了我们的面前
点与线、线与面、知识与能力的过渡
构成了低起步、高立足的关键
阅尽书桌上下、课堂内外的千书百卷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
讲与练、练与考、迁移与创新的思维
迈向小二轮、大专题的重要阶段
收拾课本内容的杂陈与散乱
清晰与模糊的概念都在梳理和整合之间
薄与厚、类与型、专题与模拟的转换
迈向了小冲刺、大冲关的阵地前沿
经历了课堂狂风暴雨式的沐浴
欢乐与笑声,校园里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班会延伸]
结合班会分析,课下弥补自己知识、方法、非智力因素的漏洞。
[班会总结]
一模考试分析班会主要帮学生找原因、找漏洞、找策略,本节班会主要运用了科学分析工具,学生分组总结和教师指导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