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李立峰
[班会背景]
高三生活过半,各科的一轮复习都已接近尾声。昨日的惨痛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新的考验触手可及。“高原期”如期而至!
面对学习“高原期”的来临,学生的反应各不相同一有的学生,觉得一直原地踏步,心理压力较大,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情绪;还有的学生,会以调整学习状态为由,降低学习标准,表现出一定的懈怠。学习上出现“高原期”,本来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学习必经的一个阶段。班主任如果不加以引导,不能使学生尽快走出“高原期”,无论是显性的焦虑还是隐性的懈怠,都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都不利于学生抗压能力的提升。
[适用年级]
高三下学期,3月。
[班会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学习的“高原期”。
2.开展全班性的补差行动,掀起新一轮学习高潮以迎接期末统考的到来。
[班会准备]
- 召集任课老师一起集思广益,设计一个《“补差行动”自我监督表》。
- 构思班会设计、资料收集以及课件的制作。
班会导入
观看«2012高考恶搞视频》。
师:这是一个关于高考的恶搞视频,大家看得都很开心,但是——(故意拖长音)大家还记得高三前几次考试之后的心情吗?……(沉默)
师:同学们,在高三开学之初,我曾让大家写过一篇《高三学习生活的展望》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还记得当时自己都写了什么吗?
生:……
师:下面我把大家当时写的文章重新发给大家,请大家用心再看一遍。
(把每个人的文章重新返回到他们手中,学生静静地看了5分钟)
师:我想找几位同学,请把我在你的文章中用红笔画出来的文字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的高一、高二是在侥幸中度过的,目前的成绩就是对我的侥幸最好的回报,可是我不想再要这样的回报,所以未来的10个月,我不会再侥幸了。
生2: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洗礼,我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狂傲……失败让我真正懂得——不趁着年轻为自己的明天铺路,明天可能真的要去铺路。
生3:期待了一个夏天的高三生活终于拉开了序幕,我不想再去回望过去,只想认真做一回学生,好学生!
生4:看着同窗好友一个个成绩进步明显,我真的后悔了……我决定用10个月的默默坚持,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荣光。
(此时的教室里岀奇地安静)
师:同学们,你们写的这些文章老师一一认真看了,当时老师真的被大家的一句句肺腑之言深深触动!5个多月来,绝大多数的同学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们正在默默耕耘静待花开,但也有些同学没能一路坚持,正在一步步背叛自己的初心!尤其是最近两三个星期,一些同学因为成绩没有起色,压力太大,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也有的同学稍微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就仿佛胜券在握,开始坐等成功!回顾了自己曾经写下的豪言壮语,老师希望每一个人都再次扪心自问:曾经立下的誓言,我甘心将它束之高阁吗?我5个多月前的选择难道就是为了此刻的放弃?!
师:今天这节班会课,我希望能让大家再次坚定信念,学会如何跨过高三中段的“高原期”!
第一环节,船在河中央
师:大家再来观看一段视频。
播放:2004年《感动中国》栏目中袁隆平的一段视频。
师:其实在生物课上我就向大家介绍过有关袁老的事迹,相信看了这段视频,大家对袁老50年的专注和坚持会有更深的感触!
师:2012年年初,《南方周末》发起了一个“2011中国梦践行者”的评选活动,凭借亩产突破900千克的超级稻的培育成功,袁老毫无争议地当选。《南方周末》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当被问及:“您已经81岁高龄了,中国的超级稻亩产也已创下了世界纪录,为什么您还要继续研究下去呢?”袁老回答:“既然上了船就要划到对岸,因为我知道水稻亩产的潜力还远没有到头,我要继续朝着亩产1500千克的目标努力!”
师:“既然上了船就要划到对岸”,同学们,此刻的我们不就像划到了河中央的船吗?
(学生再次陷入沉思……)
师:相信大家对袁老的这句话都有所触动,我建议大家写下自己此刻的感受。
(5分钟思考,书写)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同学们的感想。
生1:其实这段日子我一直在纠结,还要不要坚持努力学下去,因为——考试的失败……不过我现在不纠结了,因为船已划到河中央,我还能怎样?既然不想落水而亡,还向往到达彼岸,我就只能奋力一划。
生2:这句话让我想到:成功没有先后,只要对岸还在,迟一点又有何妨!我很清楚我的小船已经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但是我不会停下手中的双桨,即使再苦再累……
生3:—条河,一次考验;一艘船,一丝希望。既然还有希望,那么勇敢地驶向彼岸就是我的唯一选择。我将在心底时刻提醒自己——一直划,不要停!
生4:是啊,既然躲不掉为何不勇敢面对呢?想放弃的时候,看看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徽;想发呆的时候,就默念“克制克制再克制,专注专注再专注”……
师:同学们,此时的我们已经划到了河流的中央,不努力划到对岸,就只能葬身河底!我们不能辜负5个多月前的抉择,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老师知道这很难,老师理解你们的不易。有一首诗歌曾经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愿意在此刻与你们每一个人分享
师(朗诵):《相信未来》,作者:食指。(内容略,网络可查)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
(学生笑,我也希望缓和一下压抑的气氛)
师:不过我更希望大家能把掌声送给5个多月来辛苦坚持的自己,送给准备奋力划向成功彼岸的勇士们!
(学生再次热烈鼓掌)
师:我提议,大家一起把《相信未来》的最后一段大声地朗读一遍。
生(齐读):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师(微笑,以一种轻松的语气):看来弃船逃走和跳船自杀都是不可能了!
(学生会心地笑)
第二环节,重训
师: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尽快地平稳地划到对岸呢?下面让大家看一段超级劲爆的视频!
(播放一段UFC选手的训练视频)
师:大家看出视频中的运动员是做什么的吗?
生:打拳的(拳击运动员)。
师:他们是职业UFC选手。UFC是什么呢?它的全称是“终极格斗冠军赛”,是世界上规模最顶级的职业综合格斗赛事。
生:哇!
师:刚才看了UFC选手的训练视频,大家知道顶级的运动员是如何突破训练的低谷的吗?
生:……
师:最近我在网上购买了一本有关健身的书《四周练出一身肌肉》,(学生笑)书中讲道:训练到了某个阶段,身体就会进入一个训练的低谷,这时肌肉生长缓慢,训练效果很不明显。怎么办呢?一般人都觉得这时候应该让劳累的肌肉彻底放松一下,然后重新开始。但是健身专家给出的答案恰恰相反——如果要训练出真正强大的肌肉,此时不仅不能完全休息,还要进行“重训”!
老师讲解“重训”的相关知识,“重训”就是“大重量训练法”……(内容略,网络可查)
师:其实结合我们的生物学知识,“重训”的理念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那么,让我们回到现在的学习中来。现在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的学习进入了“高原期”“瓶颈期”“低谷期”,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突破这个时期呢?
生:(疑惑)……
师:我们都知道学习要讲究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这没有错,问题是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得先问问自己:“我真的是学累了吗?”是不是在有些重要的时刻,我们也需要突破一下自己,激发一下自己的潜力?最近老师观察到很多学生借口
“累”,放下手头的作业看一两本课外书休息一下,还有的同学找我想请假回家放松几天。这些方式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我看未必!我们是不是可以从“重训”的理念中获得启发,转换角度,逼逼自己,开启新一轮的努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疯狂的学习,去突破自己学习的极限呢?我想让大家看一段文字。
(屏幕上展示NBA超级球星科比的“魔鬼训练法”)
介绍科比、邓肯的魔鬼训练,两人虽然年龄偏大,但两人训练的刻苦都是有名的!(内容略,网络可查)
师:同学们,上了船就要划到对岸,靠什么?只能靠我们手中的双桨!这双桨又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奋斗。因为只有奋斗才能让我们乘风破浪,登上成功的彼岸!学习离不开奋斗,人生的任何阶段都离不开奋斗。奋斗就是人生最好的双桨!(学生鼓掌)
第三环节,“补差行动”自我监督
师:同学们,具体到我们学科的学习上,我想如何提升自己的薄弱学科是大家现在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提升薄弱学科的学习,上周我和咱们的学科老师专门开了一个研讨会,制定了一个《“补差行动”自我监督表》,课前已经发给大家,下面我对这个表的填写和利用做一下介绍。
这个表格主要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指导学生从“知识、题型以及习惯”三个方面深入反思一下自己薄弱学科的学习情况;第二部分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制订一个详细的补差计划,包括补差策略、补差时间、具体实施方案等;第三部分是老师给的补差建议,第四部分是学生补差行动开始后,每周的反馈监督。
(详细介绍了《“补差行动”自我监督表》的设计考量和填写要求,布置学生课下完成)
班会小结
师:同学们,“成功的鲜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它当初的芽/却渗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登顶都需要一步步地坚持!让我们忘掉过去的失败,只向往明天的成功;让我们放弃无谓的彷徨,只思考每天的充实;让我们以“补差行动”为契机,掀起本学期最后一个学习高潮,以良好的状态和必胜的信心迎接高考的到来!
[班会延伸]
1.认真完成《“补差行动”自我监督表》,并认真落实执行,班主任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 根据学生写的具体内容和对学生平常学习的了解,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补差指导。
在设计本节班会时,我一直努力去做好以下三点:
1.在紧紧围绕“如何走出’高原期’”这一主题的同时,也尝试将“励志教育”“学法指导”和“学风建设”有效地融合进来。我希望这节班会不仅主题鲜明,而且内容丰富。整节班会,我不仅重视课堂上的励志作用,更希望通过“班会作业”的设置,延续本节课的教育效果。
- 这节班会既由班主任主导,又融合了六个学科老师的集体智慧。学科老师全程参与了《“补差行动”自我监督表》的设计,这给学生传递了一种认真的态度和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