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我们从此一家人》主题班会教案
合肥一六八中学 作者:王茂群
[班会背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又到开学季,我们迎来了高一新生。这些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带着对高中生活的憧憬聚在了一起。这个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生活,尽快地融入班集体,组织活动是最好的方式;班主任还要把自己的带班理念告诉学生,让这些成为师生三年的共同追求;另外,班主任还需要尽快发现班级所有学生的特点和才艺,以便尽快了解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设计了这样的班会课。
[适用年级]
高一上学期,8月。
[班会目的]
1、在实现班级目标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组,使班级在小组的形式下竞争、合作、共赢,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特点和才艺。
2、介绍班级教师,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3、介绍班级理念:认真、共享、幸福。
[班会准备]
1.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
2.收集等位教师的材料,制作幻灯片。
3.收复相关故事,准备班会材料。
[班会流程]
班会导入:
师:同学们好!中国有句古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成了一家人。我是你们的班主任xxx,很高兴成为10班这个大家属的一员,从此我们将相互陪伴度过三年。首先,让我们相互认识一下吧。
第一环节,小组初建
师:我看到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坐在了这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同学要么是和以前认识的同学坐在一起,要么是同一个寝室的坐在一起。现在我要把所有的同学打乱,随机排列成新的小组,方便同学们学习、交流和生活。
(投影每个小组成员名单。说是随机,但我还是参考了中考成绩,让每个小组成绩基本均衡,另外也考虑性别搭配)
师:同学们都清楚自己所在的小组了。第一列从讲台往后分别是第1、2、3组、第二列从后往前分别是第4、5、6组,第三列从讲台往后分别是第7、8、9组,小组呈S形分布。现在按照组别自由调整座位。
(班主任解释各组别所在班级的区位,指导学生在所属的区位调整座位,如男女生搭配、组内按照身高和视力微调座位)
师:每位同学都有了在班级的自己的位置。现在要行使主人翁的权利:选择一种每周调整小组所在班级区位的规则。以前的规则主要有以下两种:
1.水平S形移法。第1组移动到第6组的位置,第6组移动到第7组的位置,第7组移动到第1组的位置。以此类推。
2.垂直S形移法。第1组移动到第2组的位置,第2组移动到第3组的位置,以此类推,第9组移动到第1组的位置。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也请大家立即提出来。
(举手表决,多数学生觉得第二种方式较好。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环节,认识同学
(认识组内的每位同学的特点,目的是发现、合作、共享)
师:现在我给每个小组10分钟的时间,让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熟悉起来。那么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先想一想,如何让其他成员都能尽快地了解你?如何把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在10分钟结束之后,我会在每一个小组里随机抽查两名同学,让其中一名同学介绍自己和另一名同学。计时开始!
(我巡视班级,注意寻找和观察善于表达自己,沟通能力强的学生)
师:时间到!现在请第一组的汪xx介绍你和这位女生。
生1:我叫汪xx,合肥人,平时有点疯癫,但绝对无害且为人真诚,特别喜欢打篮球,初中没见着能打赢我的男生。欢迎大家做我的朋友,也欢迎大家来找我打篮球,男女不限。这位叫程xx,脸小且美,大家猜猜,她生长在哪个城市?(学生开始瞎猜安徽各个城市名,也有起哄说北京、上海的)对!这么时尚的姑娘一直生活在上海。由于户籍在安徽,便回到安徽来读高中了。她喜欢跳健身操,我和她讲好了,她教我跳舞,我教她打篮球。(全体鼓掌)
师:现在请第二组的姚xx介绍你和这位男生。
生2:我叫姚xx,来自涡阳。虽然来自能喝酒的地方,但是我不能喝酒。虽然我不能喝酒,但是我很爽快,说话做事决不拖泥带水。这位同学叫周xx,别看他现在腼腆地坐在这里,但是他可是大学霸,能熟练使用德语和德国人交流哦!而且还会写莎士比亚写的那种叙事诗。
。。。。。。。。。。。。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有用意的:一是发现班级里能表达、喜欢表达的同学;二是让学生尽快熟悉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告别初中生活,对新的高中班级有归属感)
师:看着每位同学飞扬着青春,我很高兴。小组的组建工作并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有一个任务要完成-为自己的小组推选一个有威信的组长,取一个最帅的名字,设计最有个性的组徽、最响亮的口号、最好听的组歌、最伟大的奋斗目标,并把这些设计在A4纸上,放在我们班级的拼图上。这个拼图象征着我们是由团结的小组组成。
第三环节,班级游戏
(“运送病人”,目的:认真、共享)
师:既然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那现在我们玩一个考验我们是否齐心协力的游戏-“运送病人”。这位同学扮演“病人”,急需去医院,而医院在我们最后一个小组的后面。现在,我们要把这位“病人”从我们头顶按照我们的座位调整顺序传递到医院。要求:除各列的头尾同学外,其他座位的同学不得离开座位,且“病人”必须从我们头顶上过,不得碰到座位。
(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比较难,在做的时候务必保证同学的安全,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多运送几位“病人”)
第四环节,介绍老师
(介绍班级任课老师,目的是尊师、向往、培养集体荣誉感)
师:我看到每位同学都尽力地帮助这位病人。请所有的同学都记住这种感觉:当我们全心为班级做贡献时,我们收获了信任,也收获了幸福。同学们如此出色,我们的任课老师也非常出彩。现在由我来介绍我们的任课老师。
(介绍文字可能会涉及各任课老师的隐私,需要和各任课老师商榷)
师:有一位老师,语言幽默风趣,文采出众,虽身患癌症,但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同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有学长在贴吧里写道:“他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待到激动不已时,便把外衣一脱,往讲台上一扔。因此,我的语文课从没睡过觉!”-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丁xx.(投影语文老师的照片以及所获得过的荣誉)
有一位老师,被公认为女神。明明可以靠脸蛋吃饭,却又偏偏要让自己才华横溢。美貌与才华并重的她,被学生这样评价:“初见她,我想上前要电话号码。后来,我发现,我还想多听三年她的数学课。”-这就我们的数学老师梁xx.
(投影数学老师的照片以及所获得的荣誉)
还有这样一位老师,在我们班所有的老师中是最弱的一个,但也不差。他是市级骨干教师,他最喜欢看书和听学生聊天,发表了不少文章,所带的学生不少获得过省竞赛的一、二、三等奖,还有不少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同学说“他颠覆了我对物理老师的认知”“他是喜欢物理的语文老师”。(展示我拿着脸盆讲解前问题的“经典”照片和我获得的荣誉及发表的文章。学生大笑、鼓掌)
第五环节,带班理念
师:在班会的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在三年内达到怎样的目标。
一是认真。这里的认真含有负责的含义。对谁负责?最主要是对自己,对家人负责。对于任何一件事,无论易或是难,都要认真谋划,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来做。在这节班会里,很多同学觉得把一位“病人”运送到医院还不简单吗?但是结果是,不认真准备的同学差点就把“病人”摔了下来。一旦认真起来,就能完成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是共享。我相信大家都看了今年关于我们学校的一些报道。有一个寝室,三位同学考上了清华大学,一位同学考上了北京大学,还有两位同学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个寝室被称为2015年安徽最牛寝室。好奇怪,怎么好学生全部扎堆了?2015年安徽省有三位同学参加了集训队,全部来自马鞍山二中的一个班级,其他学校一个都没有出现。这好成绩扎堆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当一个班集体的每一位同学都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都想让身边的人因为自己而幸福,那么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幸福感。这样的班级才能让每位浸润其中的同学幸福、进步,这也是我要把班级划分为各个小组的原因,也是我让大家记住“传递病人”时的感觉的缘故。
三是幸福。这样的班集体是我们每个10班人的班集体,如果我们来到10班并不能在其中收获幸福,那这三年过得该是如何的痛苦。而幸福是需要寻找的。上一届,我带学生去旅行,其中一个景点是龙川油菜花。有的同学看到油菜花不感到新奇,就待在集合点发了两个小时呆;有的同学看到潺潺的小溪,和同学一起在溪边嬉戏、收获了满满的友情和欢笑;有的同学在油菜田里和农民伯伯聊天,尝试做起了农活,收获了种田的知识;还有的同学向远处跋涉,发现黄山脚下美丽的大湖和一个美得胜过画卷的隐藏在云雾中的徽州古村落,他们收获了发现的快乐和行走的充实,虽然疲倦,但觉得不虚此行。高中确实累且苦,但同样的高中生活,我希望这一路有你有我,有寻找幸福的心,有快乐幸福的歌声。(学生鼓掌)
班会小结: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从此一家人。相聚在一起,感慨缘分的美妙,佛说:“万物皆缘。”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而我们要在一起学习、生活,这是多大的缘分啊。希望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认识同学。大家一起认真学习,学会分享,快乐幸福。
[班会延伸]
1.写一封致全体同学的信,介绍高中生活,分享学长的经验。
2.继续开展小组活动,展示班级的小组拼盘。
3.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选出班干部(初始阶段,只选出班长、各学科课代表)。
4.继续分享认真、共享、幸福的真实案例。
[班会总结]
本节班会是整个高中的第一节班会课。在开本节班会课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带班理念,它决定了班会的走向,也会给学生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印象。因为我想发掘学生的才能,想让学生有归属感、对高中生活有向往,所以有各小组的分组讨论,才有介绍各任课老师的环节。因为我想让学生记住认真、共享和幸福,所以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这三点的重要性。当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在各个后续活动中凸显。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第一节班会课不适合布置很琐碎的事情,应该是高中的整体布局。
选自《高中系列班会课》高一卷 主编:秦望 大象出版社 2016年
班会课件链接http://www.baoming.work/xiaoxue/yinianji/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