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活出名生范儿丨理想目标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王 磊
[班会背景]
2012级学生已经毕业,济源第一中学人再次凭借着勤奋努力,一本、二本上线率再攀新高,一大批济源一中的学子带着骄傲、带着自豪、带着对母校的留恋奔向清华、北大等名校继续学习。在济源一中这座偌大的校园里,我们2013级的学生已经是“老大”了。作为“老大”,我们必须对高三这一年进行思考,做好心理与物质准备,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要思考一个问题一我们如何精彩地“活出名生范儿”。
[适用年级]
高三上学期,8月。
[班会目的]
1 .凝聚心力、聚爱成行一高三今起航。
2.讲名生故事、提炼名生品质一我要做名生。
3.立名生志、行名生事——我就是名生。
[班会准备]
1.搜集班级活动、学生们和老师们的照片、音乐等,制作成PPT。
2.排练《二十年后再相会》情景剧。
3.完成《活出名生范儿》征文。
[班会流程]
班会导入:
诗朗诵《我们回来了》,配乐《希望》。
在这风景如画的校园里,我们憧憬着、追逐着心中的梦•…
时光如梭,
岁月如歌,
转眼间,
二十个春秋已经过去。
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心灵先到达那个时空。
公元2036年10月7日,
母校110岁华诞,
我们再次相聚在一中。
如今我们梦想成真、事业有成,
我们每个人都收到了来自母校的邀请函,
我们回来了,
我们带着成功的喜悦,
我们带着深深的思念,
我们带着温馨的回忆,
我们带着浓浓的情谊,
回来了……
在这里,我们流下了泪,淌下了汗。
在这里,我们一同欢笑,一同进步。
在这里,我们一起唱歌,一起宣誓。
在这里,我们点燃激情,放飞梦想。
在这里,我们依依不舍,奔向远方!
这是我们的家——2013级2()班,我们回来了,我们回家了! 老同学,老朋友,
我们有话要说
第一环节,情景剧《二十年后再相会》
他们各自都功成名就,有科学家,有医生,有私企老板,有大学教授。他们在一起回忆曾经在2013级20班度过的美好日子。他们彼此祝福,憧憬勾画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他们在情景剧的最后以《师恩如海》为背景音乐,充满感情地表演了诗朗诵:
有谁会在新学期的初始,就对照着座次表一次又一次识记着你的名字,
有谁会在合唱比赛得第一名时给你买甜甜的棒棒糖,
有谁会在下雨降温时提醒你小心着凉,
有谁会在我们考试失利时给你加油打气,
有谁会在课间操时不管酷暑严寒陪你一起奔跑,
有谁会在预备铃响起时大声把你叫醒,
有谁会在自习课时与我们一同学习进步,
有谁能和他一样因为我们这46个孩子而经常失眠,
有谁能像他一样全心全意地付出,奋不顾身地爱着我们,爱着我们1320班,同样是花样的年华,同样是飞扬的青春,他却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老班——磊哥,您辛苦了!
(看了他们的表演,我竟然感动得流出眼泪,真没有想到,他们会来这一手)
第二环节,跨越时空的对话
师:今天是母校济源一中110岁华诞的大喜日子。我突然想起了20年前的一件小事。大家还记得吗,那是一天晩上,我让各个寝室长统计我们当初的梦想。其中有一个同学给我发来这样的一条短信:老师,我现在已经不敢把梦想大声说出来了……我回了一条:我们都还年轻,梦是要做的,要敢想敢说敢做,谁都不能剥夺我们梦想的权利,梦要海阔天空地做,但路要脚踏实地地走。让我们一起相信梦想,创造奇迹吧!老班今年已经快50岁了,都有白头发了,但我现在依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梦想已经在我心中深深地植下了根,20年前你们在这间教室里所做的梦,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的梦想就是让每一届学生都能梦想成真!所以今天的我依然年轻。你们当初活出了名生范儿,今天你们实现了个人的梦想,也为中国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现在的你要对20年前的你说些什么呢?
生1:我要感谢20年前的自己,我感谢当初的我在1320班与同学们一道奋力拼搏,我们洒下了汗水,留下了一段难忘的、令我骄傲的记忆,让我在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建筑设计师)……
生2:我要对我自己说,加油,你真的好棒。高三那么辛苦,学习压力那么大,我从来都没有放弃,积极阳光地面对每一天,才成就了今天的我,谢谢!
生3:老师,我想对学霸哥说句话,真的谢谢你,每当我感到学习很累,比较烦躁时,我都能在那个熟悉的位置,看到你孜孜不倦的身影,感谢你给了我力量,谢谢!
第三环节,聆听“名生故事”
师:未来是今天的延续,今天是未来的历史。说今天的时候,我们必须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说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留下今天的足音。梦醒了……
我们又回到了今天,我们正艰难地跋涉着!我们要成功,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呢?成功者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呢?下面我给大家讲讲你们学长们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济源一中2004级张有超学长的。有一次班主任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学习呢?你们的学习动力是什么呢?轮到张有超回答,他起立说:现在家里贫困不是我的责任,但是如果20年后家里还像现在这样贫困,那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室里响起掌声)(后来这位学长考入了浙江大学)
师:第二个故事,济源一中高考历届最高分是698分,这个分数是由一个名叫卞小丁的农村孩子在2004年创造的。2004年夏末,当他接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仍然在家里学习,此时的他还不愿意浪费一点时间去理发店理发,而是让妈妈到村里的理发店邀请理发师到家里给他理发,面对着众人的不解,他妈妈笑着说:“我们家小丁天生就是学习的命,别人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而对于他,学习已经成了他的本能,融入到了他的血液当中。”大家谈谈感想吧。
生1:电影《功夫》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一个“名生”是一定要有担当和勇气的,张有超学长能够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说明他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但是我觉得目光还应该更远一点儿,不能只关注小家啊
生2: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张有超学长能够肩负起振兴家庭的责任,他也一定能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生3:我特别佩服卞小丁学长,他怎么可能在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还能这样珍惜时间学习?估计我肯定做不到,他是不是学傻了……
师:哈哈,就知道有人会这么想。卞小丁是不是学呆了?没有!就是这个你认为学呆了的卞小丁在清华大学又创造了奇迹,他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课程,在2008年考上了博士。正是这个你认为学呆了的卞小丁,自信甚至自负地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到的。
生4:我对卞小丁学长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要向他学习,做牛人当学卞小丁。
第四环节,梦想照进现实——活出名生范儿
师:今年我们高三,我们的目标是非常清楚的。我们13, 20班每位同学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活出名生范儿,成就大学梦。
下面请大家就“活出名生范儿”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我认为,“名生范儿”的首要前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名生,在这种强有力的信念的支持下,才会愿意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生2: 一个名生,需要敢于发光,并且的确在发光。绝对不要畏缩,要敢于担当……
生3:我个人觉得名生绝对不应该专指学习的成绩,一个执着、坚定、向梦想不懈进发的人,一个正能量充溢于心、内心深处认同优秀人物风范的人,一个从来不因为失败而丧失斗志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名生”。
生4:我看,我们还是先谈谈“名生范儿”吧。“名生范儿”就是一流的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的态度,“名生范儿”是主动找寻困难的霸气,“名生范”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永不言败的气势,“名生范儿”是专注忘我的动人神情,更是学无止境的勃勃生机。
生5:名生要能够快速融入新环境,用自己的正能量为身边的人播撒阳光,社会因有他们而温暖;他们从不抱怨,从不退缩,将生命中一切的一切转化为成长的动 力,成功因快乐而到来……
生6:品质是修炼出来的,素质是可以提高的,没有人是天生的名生,我们也可以活出“名生范儿”……
(同学们非常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名生范儿”的认识,时而传来掌声,时而出现争议)
师:是啊,没有人天生就是名生,这一年我们必须努力改进我们的习惯、提高自己的素质、重新塑造成功的品质,可是要怎样塑造成功的品质呢?
第五环节,名生需要具备的品质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篇幅所限,略),我们得出了名生必须具备的品质:
1 .迅速进入一种极为专注的状态并长时间保持。
2.梦想远大、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3.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做行动的王者。
4.实时监控自己,“吾日三省吾身”。
5.积极阳光,永不抱怨,正能量满满。
6.充满智慧,能自控、明顺序、懂舍得、信因果、有傻劲。
7.视野开阔,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
班会小结:
同学们,明年(2016年)是我校90年校庆,我们这一届责任重大,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生命的潜能,成就自己,为母校增光的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我希望每位13 • 20班人都能成为一名充满大智慧的人,活出名生范儿。
何为智?知识的“知”,下面一个“日”字;何为慧?有心才为慧,万法归于一心,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爱心、关心、热心、专心、耐心、恒心,心里面包含了情感、包含了品质。
何为智慧?凝聚心力、全心投入、日复一日地积累、经历、磨炼、感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一件事唯其艰难,才能感天动地!
亲爱的孩子们,追随梦想,学学济水,涓涓细流,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不管前面有多少坎坷,前面的水把坑填平,后面的水滚滚东流汇入大海,一滴水也有一滴水的价值,莫因轻视自己而误了自己的前程,融入济源一中2013级这条大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入海!
让我们一起喊出我们的誓言:活出名生范儿,我就是名生!
生:活出名生范儿,我就是名生!……立即行动!立即行动!立即行动!
[班会延伸]
1.班会后,学生上交《活出名生范儿》文章,开展“我就是名生”的演讲比赛。
2.制作“活出名生范儿”的版面。
3.为配合“名生”运动,班级再次举行“学霸”评选。
[班会总结]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老师不一定就比学生更深刻。怎样才能活出名生范儿?这个问题,我原来就思考过,但是我还是想看看学生是怎么想的,于是我结合语文老师布置了 “活出名生范儿”的征文。学生给我很大的启发,修正完善了我的认识,所谓教学相长就是如此吧。在以后的教育生涯里,我会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吸收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