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专注力 丨专注品质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侯小锋
[班会背景]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同学们思想松懈、学风浮躁、作业拖拉、假学习现象泛滥,把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抛之脑后,更不用提高考。面对这种现状,班主任有必要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帮助同学们重新明确目标,规范各项学习常规。
[适用年级]
高二上学期,12月。
[班会目的]
1.明确个人目标。
2.规范班级学习常规,提醒同学们警惕假学习,有意识培养专注品质。
[班会准备]
1 .阅读书籍《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梳理其中高中生实用性最强的第2章。
2.上网搜索相关的名言和具有启发性的小故事。
[班会流程]
班会导入:
师:成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它可以帮助你实现自己的梦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或许还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成功人士,譬如娱乐圈里的孙俪,科学界的屠呦呦,体育界的梅
西、库里、宁泽涛,还有身边这些废寝忘食、乐在其中的学神、学霸。他们是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弄潮儿,他们自信、乐观,当然也享受着高品质的生活。
请大家谈谈你熟悉的成功人士,并想想他们身上有哪些让你佩服的品质。
(短暂的沉默后,有同学举手发言)
生1:我的爸爸,他是人民医院的主任医生,非常敬业、勤奋,印象中他不是在手术室中做手术,就是在外地学习。
生2:咱们班的胡澳琨,(大家笑了,胡澳琨有点不好意思)两次考试都是年级前10名,真不容易,我发现他学习起来非常认真,真的能钻研进去,忘记了周围的人,有几次下课了,和他打招呼,他都没有听见。
生3:周杰伦!(大家提醒他,你在他身边吗?跑题了,呵呵)他一直坚持唱歌、写歌,确实挺不容易。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做,我会很烦,估计坚持不 下来。
师:谢谢同学们的分享,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举例中这些成功人士身上共有的品质是什么?
生4:专注!!!
师:是的,段同学的爸爸专注于医院工作几十年,终于成为行业精英和专家;胡澳琨同学在学习上很专注,取得两次年级前10名的优异成绩;周杰伦更是专注做事的典范,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在自己领域取得惊人的成绩,无一不是因为他们的专注。
第一环节,专注是成功者必备的重要品质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享关于专注的名言和故事。
1.多刨坑不如深挖井。
2.分散注意力,必将导致失败。
3.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让人吃惊的成绩来。
4.成功的人都是平凡人,只是多了一份专注。
5.专注才能成功,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知道如何分配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事,自然会从周围的人中脱颖而出。
6.只有聚焦、聚焦、再聚焦,才能成功。
故事一:
曾经有人问爱迪生:“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爱迪生答道:“每个人每天都在做事,倘若你早上7点起床,晩上11点睡觉,你就整整做了 16小时。其中大部分人一定一直都在做一些事,不同的是,在于他们做了很多很多事,而我却只做一件。如果你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向上,一样会取得成功。”
故事二:
一项权威调查似乎佐证了专注的重要性,《中国青年报》一项针对万余人的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有很多“煎饼人”(即门门通却门门松的人,松就是不扎实、不深入,他们的关注点如煎饼一样薄而大,与专注的特点“开口小,切入深”形成鲜明对比),27.7%的人承认自己是“煎饼人”。对于“煎饼人”形成的原因,54.1%的人首选“人们越来越浮躁,很少读书思考”。
故事三: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与舅父去拜访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推荐福楼拜做莫泊桑的导师,可莫泊桑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都会。”
福楼拜不慌不忙地说:“那好,你先给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莫泊桑 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读书写作,用另外两个小时弹钢琴,下午用一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三个小时练习踢足球,晩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烤制烤鹅,星期天则去乡下学习种菜。”说完后,莫泊桑得意地问:“福楼拜先生,您每天的工作情况又怎样?”
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四个小时读书写作。”莫泊桑不解地问:“难道你不会别的了吗?”福楼拜没有回答,而是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你的特长是什么? ”“写作!”福楼拜回答。
原来,特长就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莫泊桑下定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师:以上名言和故事无一不是告诉我们集中精力专注做事,事必成;三心二意,不断变化目标,终将一事无成。
第二环节,找到专注的焦点
师:如果我告诉你,只要你把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你已经在做的一些事情,你就有能力彻底改变你的人生,可以完成更多的事,取得更多的成功,你会怎么看?这是真的,这种说法是根据一条已经存在了近100年的著名原理得来的,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因为某个简单却又隐藏不见的障碍,而无法使用这个方法,这就像是一个充满宝藏的洞穴,从入口处能够很容易看到里面闪闪发光的宝石在召唤着你,但只有1%。的人能成功地进入洞穴深处获取这些财宝。我将提供给你所需要的工具和技巧,它一定会使你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这条著名的原理是什么呢?80/20法则。
它的核心思想是:
1.社会中20%的人占据了80%的财富和资源,80%的人仅占有20%的财富和资源。(现象)
2.对个人而言,占据了你80%的时间和精力的人与事,却只能带给你20%的收入与回报,占据了你20%时间和精力的人和事却带给了你80%的收入或回报。(原 因)
3.抛开不必要的工作,能够处理委派的工作,更加有效地做你该做的事儿,让高附加值的工作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简单。(技巧)
师:80/20法则不仅有效地帮助我们认清了自己,也将指导我们走向成功。
下面请大家拿出纸和笔,一起来完成一项调查,写完后可以分享。
目前,占据你周六、周日时间和精力的五项任务:
1.
2.
3.
4.
5.
写下你生活中所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生5:周末我主要做五件事:看电视、玩游戏、打球、玩手机、偶尔复习或写作业。目前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事情当然是复习或写作业。
师:谢谢xx的分享,80/20法则还给我们指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对比成功人士仔细想想,是什么?
生6:如果我们能在80%的事情上投入80%的时间和精力,那你必然走向成功!
师:是的,你总结得很好!但是,80/20法则已经被发现了几百年,专注品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重,为什么成功人士还是那么少?
生7:因为明白了不意味着做得到!
师:很好!那也就意味着在通往专注的道路上有障碍,怎么克服障碍呢?
第三环节,如何克服专注障碍
师:80/20法则第三条告诉了我们克服专注障碍的技巧。请同学们仔细想想。
生8:摆脱不太重要的80%。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事情大大地消耗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并没有使自身价值提高。所以这些事情应该尽最大可能地摆 脱。
师:真正做你应该做的事情的秘诀:低附加值活动倾向于那些很容易的,不会给人带来恐慌,甚至可能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事情。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问题的关键所在,即便人们知道更好的问题处理方式,但大多数人仍保持自己原来的80/20平衡法则。我为什么把这叫作秘密障碍?因为几乎没人承认这个障碍的存在,你所需要的是真正能让困难的事变得简单、变得更加有趣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人类的天性。一旦你曾经觉得很困难的事情,那些高附加值的任务开始变得和低附加值任务一样简单和有趣,你就会做更多这类事,这些事情做得越多,你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且获得更多的回报。
师:沿着这个思路,看看还有什么方法。
生9:将任务分解之后再开始做。一项过于庞大的任务会让人望而却步,心生不悦,要完成这种任务的秘诀是把任务分解,要持续不断地对任务进行分解,直到这些子任务很容易完成,直到你不再惧怕面对这些任务。
生10:创造一个注意力分散点尽量少的环境。
生11: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师:以上的所有策略都是为了使你之前想要逃避的任务变得更容易做,做起来更有意思,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其他方法,包括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听一些你喜欢的音乐,和你喜欢的人一起工作;当一件事情完成时,给自己一定的奖励作为回报;和别人打赌,你一定能完成这些工作,要保证赌注是你真正会心疼的东西。你可能很清楚最能对自己起到激励作用的东西是什么。有的人对回报有更好的反应,而对有的人来说惩罚更加有效。写出3种让你做事情更加容易的技巧和策略,这些技巧或策略可以是我们提到的,也可以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班会小结:
师:80/20法则指导很多人跃出生命的误区,迈向成功的彼岸,今天我们也在这个法则的指引下梳理出能提升自身价值的任务,以及克服专注障碍的技巧,希望它给还在迷茫中的同学们带来动力,带来曙光,助我们一臂之力。
[班会延伸]
确定一件对自己而言非常重要,但又很棘手的事情,利用班会中学到的技巧处理,将过程写在周记中。
[班会总结]
这节班会是在阅读了《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后准备的,准备充分,给学生带来了精神食粮,兼具学法指导、励志作用。现场测试,学生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确实给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迷茫的学生指明了方向,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