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德育、成就大材-宝明德育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系列专题 >  思想引领主题 > 内容页

【思想】这几种现象证明你在“假努力”!

2022-06-16 16:52:43思想引领主题访问手机版223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这一类人对各大网络商城的读书节活动趋之若鹜,熟悉几乎所有的打折促销流程,知道在哪里找当当网的优惠码,知道如何叠加运用京东的优惠券。

他们通常会选择在购物车里放很多书籍,然后选择在打折的时候一次性买个5本、10本,甚至为了凑单,获得更大的优惠而买很多并不需要的书。

他们很可能是各大购物平台会员,拥有很多优惠券和红包,擅长拼单。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他们的书架上堆了很多买来却从未翻阅过的书籍,有些书买到手以后,随便翻翻就被搁在一旁闲置。

他们一直在买书,却很少认真读书。

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很多同学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这样其实根本就没看进去书,隔一段时间,就根本无法回忆起来,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看书方式着实不佳,学生就该注重精读。

明知读书爽,下班沙发躺

这类人知道光靠自己上班努力,是没有办法形成竞争优势的,因此他们明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重要性。

但遗憾的是,每当带着雄心壮志下班回来准备努力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在吃完晚饭之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手机。

他们熟悉当下的热播剧,今天的微博热搜,了解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对很多明星的个人事务如数家珍……

他们被手机上各类娱乐APP、新闻APP、视频App、社交App所绑架,被各种扑面而来的观点所掩盖,他们以为自己拥有了全世界,却没想到被现实世界狠狠隔离。

他们从内心里希望5年后和其他同事拉开差距,但是他们不明白的是,这个差距不是在第4年的最后一天突然实现的,是靠自己从今天开始,每天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而成的。

上课一听就懂,其实啥也没懂

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师一问“懂了么?”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地喊“懂了”。

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这样当然是不行的,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收藏文章数量过千,却从未整理消化

这一类人特别喜欢收藏,每当看到一篇好文章、别人分享的有趣图片,或者是一句有意思的话,他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收藏起来。

在微信里,他们的收藏夹里有超过几百甚至上千的好文章,但绝大多数喜欢收藏的人却很少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拆解研究、加以运用。

如果按照收藏的数量来看,他们绝对算得上博学者。他们满足于这种收藏感,就好像在自己家的屋子里面堆上了满满一墙壁书架的钞票。让人遗憾的是,这些钞票式的收藏并没有被他们消费,也并没有转化成生产力。

他们源源不断地收藏,并以为自己通过这些收藏,就能够持续地提升自己。

你也可以看看,自己收藏的文章有多少?有印象的还有多少?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