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清明细雨浸润大地,五星红旗下的青春身影傲然挺立。当我们仰望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狼牙山五壮士跃崖的决绝、渣滓洞中“为下一代争光明”的呐喊,穿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这面旗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先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
缅怀先烈,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火炬。
东北抗联纪念馆里,杨靖宇将军胃中的草根棉絮仍在无声诉说:这位“山林之王”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绝境中孤战五日,用生命践行“头颅可断志不磨”的誓言。从林觉民《与妻书》中“以天下人为念”的柔情铁骨,到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的惊天壮举;从夏明翰“砍头不要紧”的慷慨就义,到江姐狱中绣红旗的炽热信仰,他们以血肉熔铸成民族精神的基因链,至今仍在我们血脉中奔涌。
铭记历史,是对当下最好的致敬。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邓中夏破碎的眼镜片折射出信仰的光芒。这位北大才子在狱中写道:“为多数人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当我们享用教室里的温暖灯光,请记得长征路上半条皮带的故事;当指尖划过手机屏幕,莫忘李白烈士牺牲前发出的最后电波。历史不是褪色的胶片,而是照亮未来的火炬。
传承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
看那“天宫”巡游寰宇播撒科学火种,“蛟龙”深潜海底探索生命起源;听那FAST射电望远镜捕捉宇宙心跳,北斗卫星编织天地经纬。这些闪耀的科技之光,正是先烈们用脊梁撑起的基石上绽放的新芽。戍边战士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抗疫前线“00后”白衣执甲的背影,都在告诉我们:民族精神从不是虚无的口号。它可以化作实验室里捕捉量子跃动的轨迹,在乡村振兴中丈量田垄的青春脚步,国际论坛上掷地有声的“中国方案”。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上的身影从未远去,他们化作大漠胡杨的根系,在贫瘠中孕育绿洲;凝聚南海灯塔的光芒,于骇浪中指引航向。在这个慎终追远的清明,让我们将草鞋换成科技强国的战靴,将诀别泪化作民族复兴的壮志。当“天问”探测器在火星烙下中国印记,当国产大飞机翱翔于云端,当“中国芯”跳动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这便是对英灵最庄严的告慰:他们用生命托举的朝阳,终将由我们铸成中天皓月!
愿英魂不朽照山河,愿我辈接力续春秋!
谢谢大家!
转自
宜昌市夷陵中学 【团委】撰稿人:2412班邓萧航、彭祺锐
仅用于学习和交流,本网站为教育教学公益网站,若有侵权请联系邮箱 513408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