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郭齐家:一部《大学》如何治天下?
来源:光明日报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出自《礼记·大学》。《大学》讲的是君子修齐治平的学问,对于治国之道也有详细的论述,其论述...2022-06-01 21:45:07 -
【名家】颜炳罡:易学与人文关怀
《易经》本为卜筮之书,然而在《易经》卦辞和爻辞之中,却含有大量人文关怀的因素。如《坤》六二爻辞说:“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意思是说,内心美德...
2022-06-01 21:39:28 -
【名家】郭沂:孔子学《易》考论2
一、关于“《鲁》读”问题 孔子是否对《周易》曾有精深研究?本来,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
2022-06-01 21:29:25 -
【名家】郭沂:孔子学《易》考论1
来源:孔子研究一、关于“《鲁》读”问题 孔子是否对《周易》曾有精深研究?本来,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
2022-06-01 21:16:06 -
【名家】舒大刚:孔子儒学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论纲)——以四川大学为例
来源:中国儒学网孔子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曾经以多种渠道和形式影响和规范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和思想道德,其中教育和科举便是影响中国士人和社会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孔...
2022-06-01 21:07:11 -
【名家】景海峰:经典的原义及其扩展性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和中国孔子网什么是经典?在今天这样一个思想开放、文化多元、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能人言人殊。基于不同的衡量标准,人们对经典的认可性和圈定方式...
2022-06-01 21:02:40 -
【名家】景海峰:“理”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理”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范畴,也是一种文化转型的标志性概念。在先秦时代,诸子学派都不大讲“理&rd...
2022-06-01 21:01:36 -
【名家】杨朝明: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在谈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富有之谓大业,日...
2022-06-01 18:44:23 -
【名家】李景林:“学”何以能乐?——《论语》“学而时习”章解义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章言学而成德之义。 “时”有二...
2022-06-01 18:31:06 -
【名家】李景林: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
来源:中国孔子网
《老子》,言“道”之书。其书八十一章,以首章论“道”最为全面,其余论“道”各章,则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论&ld...2022-06-01 18:29:46 -
【名家】李景林:成就差异而达至美至善——从《老子》二章看老子的方法论
老子的方法论,一般认为即是一种辩证法。这并不算错。但老子的方法论,有其自身的特点。《老子》首章言“道”,为老子道论之统领;二章论方法,乃老子方法论之统...
2022-06-01 18:28:40 -
【名家】王杰:弘扬好学之风
来源:学习时报
读书历来都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学问多寡也是衡量人品道德的重要标准。从古至今,刻苦学习的不乏其人,细细数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2022-05-31 15:28:53 -
【名家】王杰: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对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中国哲...
2022-05-31 15:22:25 -
【名家】朱汉民:从理想与现实看儒家之道的价值序列
【核心提示】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儒家是一个追求理想的士人群体,他们以“道”作为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倡导士君子的人格理想与王道...
2022-05-31 15:11:36 -
【名家】朱汉民:理学的《论语》诠释与圣人之道的重建
内容提要:两宋时期文化界兴起的复兴原始儒学、重建儒家有体有用的圣人之道,导致《论语》诠释的学术热潮兴起。宋儒的《论语》学在经典诠释、本体建构、下学工夫三个...
2022-05-31 15:10:16